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综合新闻 >

茅善玉大银幕再演樊锦诗 沪剧实景电影《敦煌女

来源:敦煌研究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10-08 20:46

【作者】:网站采编

【关键词】:

【摘要】今晚,沪剧实景电影《敦煌女儿》在上海举办首映礼。该片以舞台剧为蓝本进行创作拍摄,由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领衔主演,以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为原型,还原了其在敦

今晚,沪剧实景电影《敦煌女儿》在上海举办首映礼。该片以舞台剧为蓝本进行创作拍摄,由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领衔主演,以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为原型,还原了其在敦煌进行考古、学术研究和文物保护事业耕耘五十多年的风雨历程,讲述了以樊锦诗为代表的一代代敦煌人,“坚守大漠、甘于奉献、勇于担当、开拓进取”的“莫高精神”,同时也展现了莫高窟在世界文明史上独一无二的艺术价值。

电影《敦煌女儿》由舞台剧原班人马出演,在电影中,樊锦诗等文化建设者坚守敦煌文化,传承中华文明,而在影片外,茅善玉等人也在不断传承和发展新的沪剧文化。在《敦煌女儿》中,茅善玉将樊诗锦从25岁的“上海小姑娘”到80岁的耄耋之年的形象,演绎得真实而动人。

拍摄电影《敦煌女儿》,也是沪剧的一次大胆尝试。制作团队到敦煌研究院、三危山、九层楼、石窟等地进行实景拍摄,在紧迫的时间要求下,电影力求真实展现莫高窟壁画之美,及几代敦煌人择一事终一生的守护传承,许多在舞台上无法呈现的场景,都在电影中展示出来。无论是数字敦煌的实现,还是实景沪剧电影面世,都是中华传统文化在不断进行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。(新民晚报记者 吴翔)

舞台剧《敦煌女儿》演出照

《敦煌女儿》以樊锦诗的人生历程为主线,讲述了她自1963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后,加入敦煌文化研究岗位,在黄沙飞扬、无水无电、物资匮乏、交通不便的艰苦环境下,仍然坚守保护和研究敦煌文化的事业的故事。为了最大限度还原真实,茅善玉从2011年至2020年间,9次带领主创团队到敦煌生活,感受灿烂辉煌的敦煌文化。在主创团队的精心打磨下,舞台剧《敦煌女儿》在北京、上海、西安、兰州、敦煌、武汉等地共演出80多场,获得观众的认可。茅善玉曾感叹道:“这些年间,我数次到敦煌深入生活,与樊锦诗本人也成了‘忘年交',至今,我仍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到敦煌时的那种‘震撼'。悠悠历史在这里流淌,尽管墙体已经发黑,但精美的壁画令人惊叹,诉说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,现在,这也是世界性的文化艺术。”

樊锦诗 新华社图

文章来源:《敦煌研究》 网址: http://www.dunhuangyanjiu.cn/zonghexinwen/2022/1008/864.html

上一篇:苏伯民:做好敦煌守护者,让莫高窟走向世界
下一篇:沪剧电影《敦煌女儿》在上海成功首映